阅读历史 |

小晴(1 / 2)

加入书签

周三,任悦的课比平日结束得早,原本可以享受一个难得的清闲傍晚。但为了后天下午那场至关重要的一对一家长会,她选择留在了办公室。

灯光下,她正仔细核对着名单上的每一个学生姓名,指尖划过成绩单上细微的波动,不时在备课本上记下要点。

班主任叮嘱过的课堂表现细节——谁最近注意力分散了,谁在合唱时总是不敢开口,谁又进步显着——她都一一梳理,力求为每位家长呈现一份客观、细致且充满关怀的评估。

这种一对一的会谈,虽无集体家长会的宏大场面,却更需要老师打起十二分精神,精准地沟通与共情。

即便她只是代班主任上阵,也绝不能露怯,这是她的专业,亦是她的责任。

突然,尖锐的手机铃声划破了办公室的宁静——屏幕上跳动着幼儿园的来电显示。

心猛地一揪,任悦立刻接起电话,担心女儿出了什么意外。她匆匆将散落的文件归拢,抓起车钥匙便快步向外赶去。

园长早已在幼儿园门口等候,面色凝重地将她引向会客室。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脸上还挂着泪痕、小鼻子通红的祎祎,以及站在一旁、手足无措的实习老师齐绚。

园长将下午发生的误会事件,包括:认错人、孩子受惊大哭的经过,温和而详尽地向任悦叙述了一遍。

任悦听完,心中情绪复杂难言。作为同行,她完全理解一位新教师初上岗时的紧张与难免的疏漏,也能体谅她面对突发状况时的慌乱无措。

但作为一个母亲,想到自己的女儿竟因一个“想当然”的误认而被带到陌生人面前,甚至受到惊吓,一阵后怕便迅速掠过心头,那是一种源于本能的保护欲带来的微愠。

她深吸一口气,将这两种身份下的思虑清晰、从容地表达给园长:既表达了对新老师成长阶段的理解,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了此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对孩子心理可能造成的冲击。园长频频点头,诚恳地接受了意见,并为园方培训不周而深感歉意。

任悦自幼深谙“幸福者退让”之理,平日对诸多琐事皆可淡然处之。唯独在身为母亲,为女儿权益发声时,她的态度温和却立场坚定,寸步不让。

“没事的,园长。我也很感谢您今天特地找我过来沟通此事。”任悦语气缓和下来。她曾在此任教,园长不仅接纳了祎祎入园,在她决意转职时也给予了支持,于情于理,她都不应过度苛责。

“祎祎今天我就先带回去了,我会好好安抚她,稳定她的情绪。这部分就不麻烦你们了。”她说着,向女儿伸出手。

祎祎嘟着小嘴,却仍没忘记软软糯糯地向在场的老师们告别:“老师们…再见…明天见。”那双湿润的大眼睛忽闪忽闪,惹人心疼。

老师们无不心软地目送这小团子离开。

一出幼儿园,任悦便俯身将女儿抱起。四岁的祎祎抱在怀里已有些分量,她需用些力气才能稳稳托住。感受到妈妈温暖的怀抱和熟悉的气息,祎祎紧绷的小身体渐渐放松下来。

任悦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带女儿去了她喜欢的餐厅。

用餐时,她并未责怪祎祎下午的哭闹“给大人添了麻烦”,而是用轻松的语调引导她回忆和表达当时的感受。

她告诉祎祎:“祎祎能牢记妈妈的叮嘱,对陌生人保持警惕,拥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是非常非常棒的事情。”

她温柔地解释老师的工作有时会很忙碌,偶尔也会出错,但幼儿园是安全有爱的:“希望宝贝明天还能开开心心地去找小朋友们玩!”

任悦以疏导为主,希望可以重建女儿对幼儿园的信任和安全感。

祎祎一边断断续续地向妈妈解释道:“那个叔叔…是来接昊辰哥哥的。昊辰哥哥看我哭的好厉害…也来关心我了…可是我哭得太伤心了,没来得及跟他好好说再见……”小小的嗓音带着歉意和委屈,像一颗湿漉漉的棉球,轻轻戳在任悦的心上。

任悦柔声安抚着:“没关系啊祎祎,明天还会见面的,你和昊辰哥哥还是好朋友。”

她是知道郑昊辰的。

他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喝祎祎玩的很好,如今上了小学——巧的是,昊辰就读的一年四班,正是任悦所执教的班级。

因为这层缘分,她与郑昊辰的妈妈也加了微信。

看着女儿还沉浸在失落中,任悦语气柔和地说道:“祎祎,我们可以给昊辰哥哥的妈妈发一条消息,告诉他们你已经安全到家了,这样昊辰哥哥就不会担心啦。”

祎祎红着眼睛,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呀!”

母女俩一起编辑信息,任悦念一句,祎祎学一句,稚嫩的语气带着认真的郑重——“阿姨好,我是祎祎!我今天没来得及和昊辰哥哥说再见,我现在已经到家啦,妈妈陪着我呢!让他不要担心啦~”

点下发送键的那一瞬间,祎祎像是完成了一场庄重的仪式,小小的肩膀明显松弛下来。

虽然消息没有立刻得到回复,但她的眼神渐渐恢复了亮晶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